语 文 课 应 该 教 成“人 课”

文章来源: 教科室    发布时间: 2012-10-27 10:47:30    浏览量: 7744
——关于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一文,揭开了我国新时期语文教改的序幕。19年来,仅中学语文教师,投身这一教改实践的就不下数十万,虽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造就了一些语文教育专家,涌现出一批语文教改新秀,但从总体上看,吕先生19年前提出的语文“教学效率低”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一年一度的高考测试,语文试题难度实际不过中等,但人均失分率常为统测各科之最。大多数考生读不懂试卷上的浅近文言文和普通现代文,不能根据大、小作文的要求定体立意、选材布局和自觉地运用语言,甚至面对多次重复训练过的常识选择题也往往凭“占卜”来瞎蒙。中语教学质量如此不如人意的现状是怎么造成的?原因会找出百条千条,但归根结底还是对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任务问题认识不清所致。十几年来,语文教育界对这一决定中语教改方向的原则问题虽有多次讨论却一直未能解决。最初,权威人士发出的是“不可……不可……”的警告,让人战战兢兢,无所适从。近根据庄文中先生介绍,关于语文的性质观有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种种说法;东坡先生也说:“语文是什么?语文教学干什么?现在仍然在扯皮。”大家知道,教学质量产生于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受制于教育观念,当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在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头脑里仍是混淆不清、模糊一片的时候,语文教学行为会是科学或比较科学的、语文教学质量会理想或比较理想的吗?不少同仁对中语教学现状及其改革前景表示困惑和悲观,乃是没有把眼光投向中语教学这一根本所在,不明白处于“全局性盲目”的大环境里,虽然有“局部的清醒”,也终是为不从心,事与愿违。
       二、据手头材料,《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十几年来曾经国家教委多次修订,但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文字表述基本上没有变动,都是这样开宗明义:“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得好,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贯彻《大纲》精神,有位权威学者叮嘱我们:“语文教学的首要的专门的任务是学习、使用语言文字。”应该承认,将“工具性”写进中语教学大纲是思想解放、认识进步的结果。长期以来,由于封建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和党内错误路线的干扰,语文课或以“读圣贤书”、“代圣人立言”为目标,或以培养思想道德、甚至以阶级斗争压倒一切作为中心任务。“工具性”结束了语文学科依附社会政治斗争的历史,让语文学科在中小学教育整个课程体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显示出自己的特点,起着除弊纠偏、推动语文教学健康发展的历史性作用。然而毋庸讳言,“工具性”之于语文学科,用做解释语则可,用做定义语则不可。经过十几年中语教学实践的检验,由“工具性”派生出的“工具论”越来越暴露出它的狭隘性和消极影响。有识之士对此早有觉察,只是未使轻启论争,直到近年来,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才在几家大型的语文期刊上被提了出来。
       有人问:“语言文字是工具”,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判断吗?须知“工具”只是一个比喻,而比喻总是具有一定模糊性的。于漪老师说:“语文绝不等同于一般的生产工具,如机器或犁锄,也不等同于一般的生活工具,如筷子或拐杖。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信息的载体。这种工具、外壳、载体,都是人类才拥有的符号。”就是说,语言这种符号是因意义而存在的,离开意义,符号就不成其为符号,语言的工具作用也是虚无缥缈而不复具有了。同理,作为语言运用的产物,语文教材的每一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没有一定的语言形式,思想内容当然无所附丽;而没有一定的思想内容,语言形式无论怎样“精美”,都将成为一具无血无肉无灵无气的空壳或僵尸。回顾十几年来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那些肢解一篇篇精美课文无休无止的“纯工具化”的“双基训练”,不仅使道德情操教育、思想意志教育和兴趣个性教育等纷纷失落,而且也未能使广大中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得到正常的发展,积习相沿,终于成为导致现实中“汉语大滑坡”的原因之一。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是不能不记取这一深刻教训的。
三、并非“为尊者讳”。我们不能在“狭隘工具论”、“纯工具化”与叶老的“语文工具观”之间画上等号。前者是起源于对后者的片面肤浅的理解、形成于应试教育思潮中的一种异化现象,其要害是将丰富多彩、灵活机变的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简单化、模式化、并割弃其育人的精魂。随着历史的前进,叶老的“语文工具观”今后 还会也应该进一步丰富发展,但毫不含糊的是其中有个“人”字占据中心,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所有论述,都指明语文教学必须改善人的基本素质,提高人的语文能力。他特别强调:“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夏丐尊先生曾说:“现代普通教育中所列的科目,都是养成人的材料”,“不管学生将来入何等职业,先使他成为一个人”,“灵肉一致的人”。得天独厚的语文学科,不就是“养成”“灵肉一致的人”的最典型的“材料”吗?
      根据中语教材的特点,中语教学通过它的独特的机变灵活的方式方法,可以使学生受到情意熏陶,形成求真、从善、爱美的思想品质;可以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纠正学生习染的不良的思维习惯,开启学生智慧,发展他们的注意、观察、接收、记忆、想象、判断、推理等能力和综合创造才能;可以在语文实践中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听说读写训练,改善学生语文活动的基本技能和调节机制,获得开展交往、驾驭生活和推动事业前进的本领。
       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各门学科都有其独特作用,都不可或缺,但完全可以肯定,语文学科居于前沿,是领头学科,在优化人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过程中,没有别的哪一个学科能像语文学科这样全面深刻地经常性地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来下一个结论:语文不应看作专管学习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仅仅为其他学科学习和将来工作服务的“后勤”学科,而是一门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科。为了避免“工具性”概念模糊可能造成的偏差,应该说中学语文课就是“人课”。
四、把语文课教成“人课”,会不会让语文教学背的包袱太重因而失其特点一无所获呢?这种担心显然是没能摆脱“狭隘工具论”的影响,缺乏唯物辩证的观点。把语文课教成“人课”,看似标新立异,实则反璞归真,简言之,不过是现代素质教育思想在中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而已。以下就大体分解的教学目标及有关操作问题择要略加说明,或许能见所言不妄。
       情意熏陶。这是中语教学一项独特的育人功能,不仅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意志理想等非智力因素,而且可以在培养智力因素和训练操作技能方面起激发、强化和调节作用,保证语文能力的有效发展。只是由于党内错误路线和应试教育长期以来的干扰,情意教育变成了禁区,长期遭受冷落,所以今日重提,有人似曾相识,有人觉得陌生。在这里,强加思想、硬贴标签固然是大忌,抽象分析、灌输奉送也不足为训。必须虔诚地依托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情意因素,形成足以产生熏陶作用的引力场。这里少不了教师的因势利导、相机点化,但主要活动是学生披文入情、在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精美得体的言语佳境中得到感悟(单向的或多方的);作为情意宝藏的中语教材对学生心理、个性的作用是通过适当的教学过程潜移默化,而不是让学生对其人其事做立竿见影的机械的模仿。
       思维训练不仅不排斥情意因素,有时还得相偕而行,从而使理智与审美形成合力,更具强化功能。但由于应试教育思潮泛滥,重逻辑思维轻形象思维,重模式认识轻事理领悟,重结果轻过程等,已经不是少数学校少数地区仅有的情形。忽视乃至取消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结果,不仅由于冷落情意教育使学生精神世界出现片片荒漠,而且由于抑制大脑联想、想象的机制,给学生认知领域造成了严惩障碍。另有把“逆向”“求异”推向极端的,诸如“愚公愚蠢蛮干,破坏生态平衡”、“诸葛亮任人唯亲丢失街亭,擅杀大将企图灭口”一类的教师论文和学生习作连连刊出和获奖,无疑是对学生思维潜能和心理品质的伤害。必须对思维科学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认清训练目标是优化学生思维品质从而发挥中语教学培育创造型人才的功能。这样,思维训练才能根据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中语教材提供需要,充分利用中语教材提供的范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而不致流于片面、牵强或者跟在高考语文试题后面转圈。
      我们所说的语文实践,绝不是“纯工具化”的“双基题海”,虽然它的外延与中语教学活动乃致生活的外延相等。进行阅读教学,以文明道,情意熏陶和思维训练凭借教材的言语流程得以展开;因道悟文,则是学生熟悉语文运用的具体方式和操作技能,在知情意共同参与之下为获得语文行为的调节机制进行着必要的言语材料的积累。写作乃综合性语文训练,要牢固树立“反映”和“表达”的观念,鼓励学生对周围世界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心去感受,口说笔写都力戒臆造虚夸。有成效的语文实践总是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总是遵循母语习惯与语文学习统一的基本规律。
      我坚信只要我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能相应相求,又不持门户之见,我们就一定能走出一条真正属于中语教改、切实提高中语教学效率的路子来。
文字:汪南松图片:
编辑:审核: